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化療耐藥問題嚴重阻礙了病人生存的改善,給臨床治療帶來了很大的挑戰。2018年7月27日,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分冊(PLOS Biology)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柳素玲團隊的研究成果,題為CCL20 triggered by chemotherapy hinder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breast cancer。該論文發現了一種細胞因子CCL20能夠顯著地響應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賽在內的紫杉烷類藥物的化療過程。并且他們闡明了高表達CCL20的乳腺腫瘤細胞能夠通過上調一種負責物質外排的蛋白的表達水平,從而促進了化療藥物的排出過程,進而增強了腫瘤細胞的藥物抵抗能力。此外,通過體外及體內的移植瘤模型實驗表明,CCL20或者其激活的NF-κB通路能夠作為治療靶點來改善紫杉烷類藥物的化療效果。
柳素玲課題組利用臨床組織樣本與血清樣本證實了細胞因子CCL20與新輔助紫杉烷化療效果相關?;熀蟛±砦赐耆徑獾牟∪?,其血清或者腫瘤組織中表現出更高水平的CCL20。進一步地,他們通過系列實驗證明紫杉烷(紫杉醇、多西他賽)能夠顯著誘導CCL20的產生。并且CCL20的高表達顯著的促進了三陰性乳腺癌的生長、侵襲與腫瘤進展。同時,CCL20能夠通過PKC/MAPK-NF-κB促進了ABCB1的表達,而后者往往和多藥耐藥相關。柳素玲團隊證實,CCL20誘導的ABCB1的上調增強了紫杉烷藥物的外排,使得腫瘤細胞對藥物更加抵抗(下圖)。
這項研究首次表明CCL20能夠作為三陰性乳腺癌化療抵抗的新型生物標志物,并且阻斷該通路能夠有效改善化療效果。
本研究為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柳素玲團隊與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江南大學、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柳素玲教授為通訊作者,博士研究生陳為龍和秦媛媛為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鏈接:http://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2005869
|